释义
自上而下。
唐.皎然〈杂兴〉诗六首之四:「有时青㝠游,顾我还下来。」
下面。
《水浒传.第四九回》:「说话的,却是甚么计策?下来便见。」《清平山堂话本.简贴和尚》:「这便唤做错封书。下来说底便是错下书。」
放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开始、进行或完成。
宋.辛弃疾〈鹧鸪天.句里春风正剪裁〉词:「乱鸦毕竟无才思,时把琼瑶蹴下来。」《水浒传.第四回》:「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。」
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程度渐渐增加。
如:「天色慢慢黑下来了。」
用在时间量词后,表示一段时间的终结。
如:「一个月下来,他瘦了五公斤。」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廉颇赶忙跪下来。
苏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5课-负荆请罪
2、
到了一处,我蹲下来,背起了母亲;妻子也蹲下来,背起了儿子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4课—散 步
3、
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,过着寂寞的生活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16课- 《鲁滨孙漂流记》(略读课文)
4、
碗,又掉了下来。场子里一片喧哗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4课-顶碗少年(略读课文)
5、
顿时,我们的心也沉了下来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八课-为少年轻唱
6、
第二天,太阳出来了,海面上也平静下来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16课- 《鲁滨孙漂流记》(略读课文)
7、
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,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15课-凡卡
8、
碗,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,却总是不掉下来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4课-顶碗少年(略读课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