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àng
jiā
zhī
quǎn

释义

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,因主人忙于丧事而得不到喂养。后比喻不得志、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,到处乱窜的人。

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,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,郑国有人对子贡说:“东门边有个人,他的前额像尧,他的脖子像皋陶,他的肩部像子产,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。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“丧家之狗”。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。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:“(一个人的)外形、相貌,是细枝末节(或“不重要的”)。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,确实是这样!确实是这样啊!”

语法

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

出处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

近义词

反义词

造句

1、
离开时是丧家之犬,归来时必定是王者归来。
2、
为日本效劳的汉奸就如丧家之犬,日本一投降,连主子也没了。
3、
主犯被擒后,小喽罗们四散奔逃,惶惶如丧家之犬
4、
他们就象一只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
5、
他如今是一个丧家之犬,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嚣张跋扈。
6、
失去你的我,仿佛一只流离失所的丧家之犬,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,却又不知该何去何从。

©2023 miniword.cn, 57419522@qq.com

粤ICP备20220893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