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供人休息的建筑物,有顶无墙。
唐.杜甫〈题郑县亭子〉诗:「郑县亭子涧之滨,户牖凭高发兴新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二四》:「就在这燕子顶上造一个亭子镇住他。」
亭长之职的基层小吏。
《晋书.卷三六.张华传》:「少为县小吏,功曹夜醉如厕,使卞执烛,不从,功曹衔之,以他事补亭子。」
轻便的轿子之类,有顶盖,但没有布帘。
《儒林外史.第四七回》:「他家租了一个破亭子,两条扁担,四个乡里人歪抬著,也没有执事。」
造句
1、
娘儿俩走累了,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,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。
苏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上-第1课-师恩难忘
2、
亭子外边,花开得很茂盛,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:“……八枝,九枝,十枝。”
苏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上-第1课-师恩难忘
3、
娘儿俩走累了,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,就走过去歇脚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四年级上-第1课-老师领进门
4、
亭子外边,花开得正茂盛,小孩儿越看越喜爱,伸出指头点数儿,嘴里念叨着:“……八枝,九枝,十枝。”
沪教版-小学语文四年级上-第1课-老师领进门
5、
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二年级下-语文快乐宫 1
6、
晴天,青蛙走了,亭子里冷冷清清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二年级下-语文快乐宫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