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语本《易经.系辞上》:「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」指去就进退,出仕和隐退。
汉.蔡邕〈荐皇甫规表〉:「修身力行,忠亮阐著,出处抱义,皦然不污。」唐.韩愈〈送石处士序〉:「凡去就出处何常?惟义之归,遂以为先生寿。」
典故文词之类的来源、根据。
宋.陆游《老学庵笔记.卷二》:「晋张望诗曰:『愁来不可割。』,此割愁二字出处也。」《红楼梦.第一七、一八回》:「宝玉见宝钗如此说,便拭汗道:『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。』」
物品的出产地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五回》:「批评东西的毛病,说那东西的出处,著实是个行家。」
近义词
反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