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ē
lái
zhī
shí

释义

春秋时,齐国饥荒,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,因态度不佳而遭拒绝。后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。

嗟:不客气的招呼声。

语法
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

出处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”

近义词

反义词

造句

1、
做人要有骨气,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吃嗟来之食
2、
只要能挺饱肚子,嗟来之食又如何。
3、
别人的东西一定不要拿,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最好。君子不收嗟来之食,勿忘原则之本。
4、
我人穷志不穷,这种嗟来之食,我宁死也不肯接受。
5、
明知这是嗟来之食,但为了孩子,她只好强忍着委屈,伸手将接了过来。
6、
古代有不少有志气的人,不吃嗟来之食,最后他们都饿死了。
7、
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嗟来之食又何妨,只要能吃饱就无所谓。
8、
文人有的时候就是太迂腐了,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,不吃嗟来之食

©2023 miniword.cn, 57419522@qq.com

粤ICP备20220893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