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对人的表情、态度不庄重。
《礼记.表记》:「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」
失去原本的容色。形容神色因惊惶改变。《汉书.卷六八.霍光传》:「群臣皆惊愕失色,莫敢发言,但唯唯而已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一一回》:「傅知府听了,面孔失色,做声不得。」也作「失容」。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中国曾有“君子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”的古训,意思是说,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,不能态度粗暴,也不能出言不逊。
苏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下-第20课-谈礼貌
2、
我们大惊失色,千呼万唤,那风筝越来越小,倏地便没了踪影。
人教版-小学语文三年级上-第10课-风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