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。后多指调停纷争,使事情平息下来,以使彼此相安。
息:平息;宁:使安定。
语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出处
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,且勿案验;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平日待人处事,最好抱著息事宁人的态度,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!
2、
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,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了了之。
3、
息事宁人的做法,有时只会助长邪恶,于事反无补益。
4、
老先生以忍让为本,凡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。
5、
世上很多事我们选择息事宁人,可是事与愿违别人不这么想,所以不能得过且过。
6、
如果你的戳穿会引起事端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缄默,息事宁人!
7、
我绝不胆小怕事,绝不息事宁人,也绝不委屈求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