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

释义

抵抗、抗拒。《旧五代史.卷一三六.周书僭伪传三.孟知祥传》:「与遂、阆兵合,则势不可支吾。」元.无名氏《冻苏秦.第二折》:「逼得他忍饥受冷,并不敢半句支吾。」也作「枝梧」。

应付、对付。

元.白朴《梧桐雨.第二折》:「端详了你上马娇,怎支吾蜀道难!」《水浒传.第九回》:「少间管营来点你,要打一百杀威棒时,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,未曾痊可。我自来与你支吾。」

用含混牵强的言语,应付搪塞他人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「胡说!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,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,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,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。」《红楼梦.第七三回》:「你们查的不严,怕得不是,还拿这话来支吾。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造句

1、
老班长猛抬起头,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,就支吾着说:“我,我早就吃过了。”
人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下--第15课-金色的鱼钩(略读课文)
zhī

释义

抵抗、抗拒。《旧五代史.卷一三六.周书僭伪传三.孟知祥传》:「与遂、阆兵合,则势不可支吾。」元.无名氏《冻苏秦.第二折》:「逼得他忍饥受冷,并不敢半句支吾。」也作「枝梧」。

应付、对付。

元.白朴《梧桐雨.第二折》:「端详了你上马娇,怎支吾蜀道难!」《水浒传.第九回》:「少间管营来点你,要打一百杀威棒时,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,未曾痊可。我自来与你支吾。」

用含混牵强的言语,应付搪塞他人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「胡说!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,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,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,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。」《红楼梦.第七三回》:「你们查的不严,怕得不是,还拿这话来支吾。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造句

1、
老班长猛抬起头,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,就支吾着说:“我,我早就吃过了。”
人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下--第15课-金色的鱼钩(略读课文)

©2023 miniword.cn, 57419522@qq.com

粤ICP备20220893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