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也读作: 气吞河山
语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出处
元·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汉,气吞山河。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刚才的大合唱真是气吞山河,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。
2、
他的这首词,采用浪漫主义手法,把作者气吞山河,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3、
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;博大是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;博大是大爱无疆的精神。
4、
他这次的演讲,说的慷慨淋漓,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,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。
5、
遥想明末乱世,金戈铁马,英雄枭雄纷纷出世,正因为新时代来临,涌现出无数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豪杰,可谓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气吞山河,何其壮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