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节气、节令。
晋.陶渊明〈劝农〉诗:「气节易过,和泽难久。」
人的志气、节操。
《后汉书.卷二四.马援传》:「莽败,磐拥富赀居故国,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,有名江淮间。」宋.陆游〈有所感〉诗:「气节陵夷谁独立,文章衰坏 正横流。」
近义词
造句
1、
“几千年来,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,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,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,从来都是顶天立地,不肯低头折节。”
人教版-小学语文五年级上-第6课-梅花魂
2、
匈奴王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,很敬佩他,就派早已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四年级下-第33课-苏武牧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