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猕猴戴帽子,装扮得像个人样。比喻虚有仪表,内里本质不好。讽刺依附权势,窃据名位的小人。用于讥讽徒具衣冠而没有人性的人。
沐猴:猕猴;冠:戴帽。
也读作: 木猴而 、沐猴冠冕 、沐猴衣冠
语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出处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”
近义词
造句
2、
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,不过是沐猴而冠,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。
3、
他这种小人只是沐猴而冠而已,就算穿得再好也改变不了本质。
5、
这些所谓的官员每一个都是沐猴而冠的,大家心理面都明白的。
6、
袁世凯在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,沐猴而冠,妄想登基做皇帝,结果在人民的声讨中,忧惧而死,遗臭万年。
7、
让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当研究所所长,沐猴而冠,不把学术搞垮才是怪事!
8、
这人长得帅气,可是只是沐猴而冠而已,没有什么内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