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动物名。节肢动物门多足纲。身体扁而长,全身有许多体节,每一节上有对脚。最小的蜈蚣仅一公分长,十三对脚;最大的将近三十公分,有一百七十七对脚。故也称为「百足」、「百足之虫」、「百足虫」。体节的第一对脚有毒爪,可射出毒液,当作武器;最后的一对脚特长,有如尾巴。常栖息于朽木或石缝下,捕食昆虫。古时称为「螂蛆」。
造句
1、
后来呢?后来,老和尚说,这是飞蜈蚣,它能吸蛇的脑髓,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5课-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
2、
他的风筝各式各样:有最简单的“瓦片儿”,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,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。
苏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下-第22课-理想的风筝
3、
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,夏夜乘凉,往往有些担心,不敢去看墙上,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5课-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
4、
翻开断砖来,有时会遇见蜈蚣;还有斑蝥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啪的一声,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。
沪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5课-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
5、
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!
人教版-小学语文二年级下-第20课-蜘蛛开网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