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原为“桃之夭夭”,形容艳丽盛开的桃花。后以“桃”与“逃”谐音,借作逃跑的诙谐说法。现指逃跑或溜走。
语法
主谓式;作谓语;含贬义,是逃跑诙谐的说法
出处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南郭先生弄虚作假,冒充吹竽手,最后落得个逃之夭夭,贻笑大方的下场。
2、
那个罪犯虽逃之夭夭了,但法网恢恢,终会将他捉拿归案的。
3、
喽罗们看到大王已逃之夭夭,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。
4、
那个罪犯虽逃之夭夭了,但法网恢恢,终会将他捉拿归案的。
5、
赌徒一听到警察来了,马上抱头鼠窜,逃之夭夭。
6、
总有人想在你的爱情上指手画脚,等你需要他们的时候又逃之夭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