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艺术性高、难度大的乐曲。后泛指高深的、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语法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文学作品
出处
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,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,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,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。
2、
我弹奏的曲子是阳春白雪,而你的唱的流行音乐是下里巴人。
3、
物以类聚 ,人以群分,你或下里巴人,他或阳春白雪,在各自领域自得其乐。
4、
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著,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。
5、
最棒的恶作剧总是让人分不清合法与非法,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,对与错的界限。
6、
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,做自己就好。有了阳春白雪也自然少不了下里巴人。
7、
他的书籍虽是阳春白雪,但是销量一直不高,毕竟下里巴人的文学更加符合大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