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
也读作: 鸦雀无闻 、鸦鹊无声
语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非常静
出处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:“公曰:‘鸦去无声,又何言闻?’”宋·苏轼《绝句三首》:“天风吹雨入阑干,乌鹊无声夜向阑。”
近义词
反义词
造句
1、
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,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,一片静默。
苏教版-小学语文六年级上-第10课-轮椅上的霍金
2、
虽然老师不在,教室里仍然鸦雀无声,同学们都在看书学习。
3、
当皇上到来的时候,朝堂之上立刻噤若寒蝉,鸦雀无声。
4、
上课铃声响了,原本还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,教室里鸦雀无声。
5、
孤单是你的身边空无一人,孤独是你的世界鸦雀无声。
7、
班上本来吵成一片,但当导师一走进教室,全班同学立刻鸦雀无声。
8、
思念排山倒海地喧嚣袭来,却鸦雀无声地沉入死寂。
午歌《一生有你》